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恰逢我们七宝中学第19届读书节正在持续进行,有幸得到这一机会,向大家分享我眼中读书节之意义。
读书节之意义,即是向我们传达读书之意义。就此谈及些“高大上”的内容,说的宽泛点,便是陶冶情操,但这样一个简洁的词如此未免太过空洞;若是说的励志点,可以是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抑或是周恩来先生所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虽是鼓舞人心,却又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太远,仿佛巍峨高山。于是便想着从我在读书节的一些亲身经历出发,谈些贴近我们生活的意义。
读一本小说或是剧本,沉浸下来,便仿佛进入其中世界。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在见证他人故事的同时,我们于书中体会人生百态。有人说书中人物不过虚幻泡影,而我们却能从中窥出一丝真实,将其演绎于现实舞台之上,也就成了戏剧。在今年的读书节上,我有幸作为评委,欣赏了高一同学们精彩的剧本表演。同学们精心改编剧本,打磨台词,准备配乐与道具,用饱满的精神与丰富的感情,将书中人物演绎出别样风采。虽是须臾幻梦,但我们却能通过剧本的朗读与表演,于平凡的生活中诞生不一样的感悟与体验。
读一本哲学书或是语录集,其中没有所谓的主人公,有的只是先人笔下对世间种种的认知。而将这些观点用“说”的形式切实表达出来,也便成了演讲。在已经结束的演讲比赛中,我看到同学们以自信的姿态、激扬的语言,结合个人经历,讲述了自己对于青春、奋斗的理解与认识,恰似“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培养自己表达能力的同时,学会如何利用好青春年华,不让自己的青春染上暮气,留下遗憾。
而当观点或思想产生碰撞,一方试图说服一方,也就产生了最初的辩论。在新生辩上,同学们就社会现象、伦理道德展开激烈辩论,通过理性思考,寻找对手的逻辑谬误,冷静辩驳,献上了精彩的表演。从持方立论,攻防策略的制定,到赛场形式的梳理总结无不展现着同学们理性的火花。激烈的思想碰撞之间,尽显同学们的思维深度与广度。辩论中批判性思维的集中应用,让我们能够冷静客观地审视各类事件,而不是毫无主见,随波逐流。
读一本科普作品,能让我们发现文学与科学相结合之魅力。科学教会人们认识未知,之后再去正确面对未知,不会迷信、慌乱、盲从。而获取科学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读科普书,知识得到丰富,遇事也就越发镇定。在上周五刚结束的科普阅读书评报告会里,同学们向大家讲述了阅读科普作品后的感受,在阅读的过程里品味背后的科学道理,将其与我们的世界结合起来,形成更加清晰的世界观。
书从来不曾远离生活,相反,生活中许多事情因书而起,应书而生。愿大家在读书节期间,能够发现读书与生活间的千丝万缕,在书中一方天地间体悟别样之美。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