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凯老师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2-09-28    浏览次数:


各位专家、领导、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谨代表七宝中学,向上海市气象学会主办、闵行区教育局、闵行区气象局承办上海市首届校园气象科普大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为七宝中学能够参与本次气象科普大赛感到十分荣幸!

气象可谓无处不在,小到根据每天的天气调整衣物,大到全球气候的变化造成的自然灾害。尤其是近几十年,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全球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从强台风的肆虐到大暴雨带来的洪涝;从厄尔尼诺现象到城市的空气污染、雾霾。无一不牵动着民生,无一不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因此对当代高中生来说,掌握一些气象学的基础知识、能够分析一些气象现象背后的原理、判读一些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素养。

近几年在朱越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始终在坚持探索研究型高中建设的路径。在气象科技教育方面,20176月,我校气象与大气监测实验室建设落成,同年成立了七宝中学气象社。为部分对气象有兴趣的同学搭建了一个校内交流平台。气象社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掌握气象学基础知识、实践气象观测仪器的操作方法;通过专家讲座与校外实践活动提升对气象的兴趣。同时在与上海市气象专业部门的合作中,为学生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思考与实践,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学校研究型高中建设办学思想为指导、地理学科为支撑、以气象与大气监测实验室为载体、贯通社团、拓展课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将学生志愿者服务、职业体验、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相融合的系统化课程。以期藉此将学生本身的知识与技能升华成为综合能力的一部分,为其今后的大学学习研究和工作生活产生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社会。”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本人也一直将此作为教书育人的准则。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在经济发展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我们高中生除了掌握知识与技能之外,势必将会多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即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推动世界发展的责任。希望我校气象科技教育能够激发这种责任感。这也将会是我校今后发展气象科普与中学生科研工作的方向和目标。

再次衷心地感谢上海市气象学会、闵行区教育局、闵行区气象局对我校气象科技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谢谢!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