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特殊时期,七中成长导师在你身边(二)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2-06-23    浏览次数:

同学们,第二周网课过去了,大家的学习效率怎么样?有没有和自己的成长导师聊一聊?居家生活有什么可以和同伴们分享?在繁忙的在线学习之余,也要静下心来体会特殊时期的小美好,为自己充电加油哦~

张尧导师小组

张尧老师给同学们讲了323日天宫课堂上宇航员老师做的四个实验中涉及的物理和化学原理,化学老师给学生讲物理知识,学生觉得很新鲜,课堂反响很好。她讲了液桥是因为水的表面张力,油水在太空分离是人造重力使二者分层,冰墩墩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冰墩墩在空间站收到的重力和惯性力抵消了,给他一个初速度他会沿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同学们物理中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天宫课堂来之不易,也希望同学们在紧张的课余时间也关注其中的科学原理。另外在讲相对原子质量时,对我国科学家张青莲对原子量测定的贡献也给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让学生知道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和学习。


陆俭导师小组

大家伙在线上交流了过去一两周的线上学习与核酸检测的体验。同学们谈到了学习氛围和学习效率不如在学校里,视力容易疲劳,身体动得少使人僵硬,时间久了容易产生孤独感。也谈到了晚自修因为要打开摄像头所以效率更高了,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与孤独相处,专注于学习。有的同学说到了所在小区就在学校附近,旁边有多所学校,住户多是租客,所以做核酸检测时学生很多,并没有学生快速通道。有的同学说到家里的菜快没有了,半夜里抢购盒马给小区的配额食品不一定能抢到,还希望附近解封的同学能送去一些吃的。总体来说,大家的精神状态还是非常饱满,已经适应了非常时期的学习生活,增进了跟父母的沟通,也充分理解与配合政府的各项疫情防治措施,但是依然盼望着早日回到校园,回到熟悉的教室,见到亲爱的同学和老师。


鞠瑞利导师小组

虽然疫情仍在肆虐,许多小区仍未解封,但是“停课不停学”,在这样的非常时期,线上课仍让大家倍感充实。大家表示经过一周的网课,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线上教学模式,也体会到了网课带来的诸多好处,比如说自由度高,增加了睡眠时间等。随后,各自分享了自己在上网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不够自律,用眼疲劳,易受到外界干扰以及在临近周末时会过度放松。鞠老师耐心地给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建议,呼吁大家在网课期间调整作息,劳逸结合,充分利用网课带来的好处,争取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改善状态,取得与线下课相当的学习成果。


梅晓菁导师小组

梅老师与同学们交流了近期防疫的心得,也分享了自己做志愿者的经历,同学们也积极分享了自己的体会,表达了对大白们的敬意。希望疫情可以早日结束,线下相聚!


黄健导师小组

疫情在线课程的第二周,黄健老师小组进行了“我们与大白”主题的照片交流活动。许多照片都非常有意义,白天夜晚、晴热阴雨,大白都在我们身边,志愿者也在一起努力。对于他们,同学们都心怀感激。



崔懿导师小组

正在经历第二次疫情隔离的我们,经历了多次核酸检测等排查工作。在线上学习的第二周,在崔懿老师带领的小组中,我们交流了自己在疫情中的见闻与感受,不少同学表现了自己对疫情工作者的感谢与敬仰,也见证了疫情管理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希望疫情早日结束,与老师同学在校园相见!


卜照泽导师小组

卜老师以视频的形式向同学们传达了谆谆教诲和殷殷期望。首先,老师希望我们要尽快适应线上上课,希望我们能有效利用线上的信息技术能够高效,提高学习效率,告诫我们改正不良习惯,不要被游戏等娱乐产品过度影响学习,大打折扣。接着,老师希望我们同学之间能相互交流,分享学习体会、学习经验,互帮互学,共同利用线上的优势提高学习成效,最后,老师也希望我们能够利用青春朝气,为小区抗疫工作作出贡献,帮助他人,担任起青少年的责任,不但搞好学习,也要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尽微薄之力。看完视频,同学们纷纷表示受到鼓舞,要坚持努力不负卜老师的教诲和期望。


肖岚导师小组

心理疏导和数学答疑一举两得。


卢骄杰导师小组

和同学们交流网课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分享励志话语,互相鼓劲、加油!


毛琦导师小组

毛老师主动关心了同学们的居家情况,询问了大家做核酸的情况。接着与同学们一一交流了对网课的看法,学习情况和防疫情况。


沈威导师小组

沈老师带着小组同学畅所欲言。




同学们,同窗好友、成长导师就在你的身边,让我们守望相助,做一个温暖的人。就像赵老师说的那样,疫情——无论是多么糟糕的黑天鹅事件,也许有机会让我们回想起互助的温暖和必要。即使轭于枷锁的日子过去,这种温柔的力量依然可以被唤起和蔓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