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8日,——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基地结业展示暨宝山区中小学心理教研活动在上海市行知中学利举行,本次活动,也是行知中学为纪念著名教育家、行知中学老校长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而举办的“践行‘双新’改革,提升‘四维’课程育人实效”教学展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活动开始前,上海市行知中学心理教师、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基地成员之一成霄老师带领其他基地成员参观陶行知纪念馆。
参观结束后,骨干教师成霄老师带来《未来以来,现在已在》的生涯教育展示课。课上,成霄老师通过OH卡让学生了解人生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都不一样,更通过小组讨论分享14、16、18、22、28、40岁的喜好与困惑,对下一年龄段的期待和前一年龄段的劝告,使学生们认识到大家对人生重要任务理解的差异,思考自己16岁的人生任务,通过发现和反思,提高生涯规划的意识,注重当下努力的意义。
公开课结束后,在第二会议室进行了教学研讨和微论坛活动。首先,上海市行知中学校长杨卫红致辞欢迎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基地学员、宝山区、闵行区、崇明区和青浦区的心理教师们,介绍了行知中学近几年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
第一部分的教学研讨由宝山区教育学院王震老师主持,成霄老师说课之后,宝山区高中心理教研员王震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了解,理解,携手助力学生发展——基于学生数字画像的宝山实践》,随后季叶茂、袁燕敏老师对成霄老师的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肯定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通过理论指导提升专业性、通过运用心理技术的提问改善学生体验的方式,同时也对信息技术和数字画像的应用充满了期待。
第二部分《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微论坛由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七宝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基地主持人鞠瑞利老师主持。鞠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基地的活动概况和每位学员取得的成果。
崇明区教育学院姜企华老师带来《班主任生涯规划能力提升的实践和研究》主题分享,以一位学生对生涯教育的感受,提出高中的生涯教育并不是以找到坚定的人生方向为目的的,生涯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告诉学生人生不受限,在青春的年华有无数的可能性。
然后,青浦高级中学李哲浩老师分享了关于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理论研究,探索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和一体化的路径方法。
宝山区德育双中心融合建设研究基地副主任蔡素文也介绍了双中心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理论支撑,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两大主体有机融合,在点线面系四个不同方面上的建设情况和成果。
在三位基地成员老师分享完成后,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名校长工程第一、二期项目管理组组长,教育心理名师基地主持人,第三期市级专家指导组成员徐崇文老师和上海市教育科研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黄浦区教育学会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学习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魏耀发进行了专家点评,回顾了各位基地教师的成长历程,也展望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教育融合的未来。
最后,宝山区教育学院德研处张雯主任进行了总结,期望专家们的指导能够为宝山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更好的发展。
本次基地展示暨区心理教研活动顺利结束,上海市行知中学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数字化、信息化背景下生涯教育的路径,也期待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基地未来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