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让每个学生都幸福成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新学期好!告别短暂的暑假,我们踏上了新学期的征程!还记得放假前夕,学工部下发了暑期的阅读指南,我不知道我们同学们读了几本书?作为老师的我也在暑假中认真阅读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畅销书《终身成长》一书。这是一本探讨如何去获得成功的书,作者在对成功的数十年研究后,她发现了思维模式的力量,我们获得的成功并不是能力和天赋决定的,更受到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展现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她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在她看来,一个人拥有成长型思维,将乐于接受挑战,并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就能更好地达成人生的目标,而这正是人的发展所需的必备能力。
寒假里我有机会和已经毕业的几个毕业校友聊天,在聊到七中对他们成长的影响时,一个毕业三年的学长说:“看见我的可能性”。“看见我的可能性”这句话警醒了我。让我联想到当初刚刚分管德育的时候,曾一直考虑的问题“七宝中学培养的学生是什么样子的?” 思考良久的答案是:没有什么固定的样子。为什么?二十年的教育经历让我知道,没有任何两个学生是一样的。我也知道,不管老师们的期望是什么,那个期望都只是我们的,而不是你们的。而教育重要的任务是帮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实现每个人自己的无限可能。
正如朱越校长开学致辞中提到的七中始终秉承“人文 研究 创新”的内涵特质,坚持立德树人,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和发展平台,仔细想一想我们的八大主题文化节、五类生活体验、生涯导航的项目、学校的科创研究等,都鼓励学生特长发展、个性发展,成就每位同学不一样的精彩。
也正因如此,学校自2013年起就顺应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启动了学生的生涯导航教育,2014年9月启动了全员导师制,为每一个同学们配备了成长导师,希望同学们能在高中三年生活中除了我们可亲可爱的班主任以外,能够有更多老师给予关心关怀和指导帮助。这项工作得到了学校各部门、年级组等各方的大力支持、获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响应。今年共有211位导师全情投入,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了3-4名成长导师,实现了对学生的全覆盖。经过7年多的实践与探索,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真真切切的案例,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成长导师们利用中午、傍晚、双休日等业余时间为学生义务辅导、嘘寒问暖,一些导师提着学习用品来到学生家中表达慰问;有的老师主动带学生回家共享晚餐并给予物质上、心理上的支持……这些都体现了七中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关心,对教育这份事业的用心与尽心。7年多来,我们见证了同学们的进步与成长,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进入了理想的高校,踏上未来人生精彩的旅程。成长导师已成为同学们信赖的师长和朋友,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仪、学生学业进步的催化剂、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领航人。
其实成长导师这项工作在七宝中学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二十多年前的1998年的教师节期,学校就萌发创意建议将每年的教师节变为爱生节,在爱生节期间号召广大教师为和学生结对,此项倡议获得了全体教师的广泛认同。将教师节过成爱生节也成为七宝中学人文德育的切实举措,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实现着爱的传递与责任的践行。
为了更好地延续“让每个学生都幸福成长”的爱生节传统,协调、统筹好各班的导航工作,本学期开始我们设立了成长导师工作中心组,上周四开了例会并明晰了责职,为这项工作深入的推进提供组织发动、宣传保障、调查研究、总结评估四个方面的有力的支撑。稍后,我们将有请朱校长为中心组成员颁发聘书,也希望中心组的老师能切实有效地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助推“成长导师制”走向深入,惠及更多学生。同时我们也为每个班级都准备了若干份成长导师聘书也请各位班主任能将这份满怀期待和重托的聘书,郑重地带给每一位成长导师。因为这份聘书承载了七宝中学爱生节二十年的光荣传统,更彰显了七宝中学全体教师用自己的教育行为实践着对“人文 研究 创新”教育内涵的坚守。
老师们、同学们:再过两天就是第38届教师节了,衷心祝愿每位教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工作顺利!感谢各位教师的全情投入和辛勤付出,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主动、敞开心扉地与导师们交流互动,在成长导师的引领下实现更好的成长!相信在全体和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未来的七中,能取得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