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部副主任范丽老师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1-03-29    浏览次数: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早上好!

狂欢节刚过,行为规范的话题再次提起。欢乐忘我的狂欢时光,是由前期具体到细节的方案,职责到个人的分工,和种种规范细致的服务和保障促成的,当天也有很多志愿者在忙碌,自律委员的同学在各个摊位前巡逻,为的就是能让同学们在台前安享狂欢节欢乐有序的气氛。总务处的老师在活动后清理场地,这个时候大家已经带着狂欢的余味踏上回家的路途。规范的细节从来没有缺席。

前不久,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这场全球瞩目的对话中,中方的现场翻译张京以沉稳大气的专业能力让人折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都忍不住插话称应该给翻译加薪,外国网友看了视频也纷纷交口称赞。

与此同时,美国代表团的一位现场翻译因为一头紫发也引发了外界关注,职业形象受质疑。

在不适合的场合不适合的时间做不适合的事情总会贻笑大方,点滴体现修养,细节彰显文明,无论在校内或校外,七中人都应该展现出绅士风度和淑女形象,下面我们就校内来看,用放大镜检查一下我们是不是真正的文明校园的一份子?

1.校服穿着规范。校服是一种身份认同,也是平等的象征。休闲运动时穿着运动校服,仪式庆典时穿着正装校服。穿着时不垮塌松散,收纳时折叠整齐。

2.头发。青春的脸庞是最美丽的,配上简单洁净的发型就很好,严格来说,女生不披头撒发,男生前发不覆额、侧发不遮耳、后发不过领。

3.饰物。为了便于运动,同时营造纯净的学习环境,在校园内不要佩戴饰物,女生的耳饰、颈饰已经买了的怎么办呢,那就在狂欢节戴出来吧。

4.问候。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清明上河图里有一个细节,骑马的主人在十字路口认出了一位迎面走来的熟人,那人却举起扇子遮住了自己的脸,装作没看见。在宋代,这是一种礼仪,路遇认识的人,如果有急事或别的原因不愿意打招呼,就用扇子遮面而过,对方一般会认为这是礼貌之举。如今我们没有这样得礼仪,师生擦肩而过,希望同学们能主动一点,互相点个头、问个好,开始美好的一天。

此外,准时到校、疫情期间规定座位就餐、节约粮食、垃圾分类等都是我们每天都在逐步养成的习惯。下雨天有的班级门口雨伞拜访整齐划一,一旦雨停了,伞也全部收回。有的同学从来不会为了贪图自己方便,让物品占用教室通道、后备箱等公共区域,有一种不给别人添麻烦的自觉。上周末有些同学参与了地球一小时的活动,在平时他们也会记得关闭班级电器。本周,我们又要迎来创全检查,这方面同学们是有经验的,去年在全闵行人民的努力下,闵行区创全成功了,这是共建共享的过程,如果哪一天创全检查的队伍随时来到校园,而我们同学不再需要被提醒,那么我觉得创全的成效就真正显现了。

刚才生活服务部的同学已经向大家展示了同学们自己拍摄编辑的教室卫生指导视频,后续,我们还会拍摄其它主题如正装校服、集会礼仪等小视频,希望有想法、有技术的同学能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的个性和思想会被这些规范和条例束缚,并且向我举例,最近在新闻上看到复旦大学先修课程开讲首日,课堂频频冷场,教授说:学生们都太“乖”了。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做这么“乖”的学生?我想这是一个误解,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学校第一任辩论队学生教练、七宝中学的金牌学生韩时东同学,每天校服不离身,班级团支部工作也是负责规范到位,对服装款式品牌完全是个门外汉,一到辩论场,对于正装礼仪他又比谁都在意,更重要的是,他论辩的内涵、独立的思想总是能赢得满堂喝彩,行为规范和思想自由,从来都不是矛盾的,恰恰是当大家穿着同样的校服,我们之间看不出家庭背景的差异、看不出生活条件的差距,我们的差距就在于个人的思维学识、眼界格局、修养品格,这才是在学习能力最旺盛的人生阶段,应该打实的核心竞争力。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