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11)班 虞芷妍:《志愿服务的故事与心得》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1-03-15    浏览次数: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11)班的虞芷妍,很荣幸能够在今天的升旗仪式上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志愿服务故事与心得。

要说我与志愿服务的缘起,已经无法追溯,也许是蕴含在母亲自幼对我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教导,也许是潜藏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志愿者们温暖笑容之中......虽不可寻其源,但我能坚信的是,这方方面面糅杂在一起,于我那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的种子。

自三年级起,我便开始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市里接受礼仪之星的培训后,我便在寒暑假为社区里孩子们开设礼仪小课堂;而作为星期八小镇的忠实小玩家,我借此化身成为小领队,带领全国宋庆龄奖学金获得者们深入体验。我想说,志愿服务并不都需要深厚的理论知识,或是丰富的服务经历。只要怀揣着奉献的心,行助人之举,即使在再小的平台,看似不起眼,但只要有所增益,那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

我曾是图书馆、地铁站、医院服务站的常客;忙碌于各类体育赛事,也曾为义卖上下奔走。在此过程中一声声真挚的谢谢,那一张张感谢的笑脸令我无比着迷,身体力行的付出给予了我微小,却超乎意料的暖心回馈。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满足感与社会认同感,令我真正爱上了志愿服务,把它转变成了一种兴趣爱好。于是在节假日来临之时,我奔波于上海的各个角落,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份力量,用这种爱心奉献一扫整周疲惫。

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我借由学校等平台开始涉足更丰富的志愿服务,渐渐地开始从帮助一批人转向呼吁更多人一起帮助这批人。我是抑郁症公益跑、自闭少儿音乐沙龙组织的一员,用陪伴与热情温暖着这些孩子们的心。凭借流利的英语口语成为国际互动友谊营的中方友谊使者,接待全球各洲的来沪游学的小伙伴们,带着他们感受海派文化,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前年的暑假,我作为副团长加入了我们学校的金寨助学考察团,前往革命老区,与当地家庭结对帮扶,同吃同住为同学们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持。从一名参与者到成为团队的小领队,我们都是为对志愿服务的热爱所集结,为愿社会更美好的愿景所号召,对更多的人施以援手,让世界充满爱!

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志愿服务资源。七中是新东苑“快乐家园”学生校外课程实践基地,也是复星保德信青少年社区志愿奖校园公益联盟的学校之一,而我也非常有幸在去年成为全国青社奖的杰出志愿者。遵循往例,我们学校每三年组织一次井冈山金寨助学考察,每年举办慰问老教师,爱心暑托班活动等等,还会根据当年情况增补一系列特色活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在此号召大家借助学校每年寒暑假、国庆的志愿服务契机,积极报名爱心暑托班等校组织项目,自发开展班集体特色活动,从身边小事入手,从个人特长入手,向社会传递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正能量。

最后,我想在此给大家分享我做志愿服务的忠实感受:也许正是因为喜欢,哪怕再苦再累,它,也是我的小确幸。

谢谢大家!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