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坐而论道 辩以会友”。
无论是经典的国际大专辩论赛,还是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奇葩说,“辩论”一词正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初识辩论的人很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觉得它是面红耳赤的争执,是针锋相对时的骂战,另一种则将它与高堂圣殿联系起来,觉得那种苏格拉底式的思维,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这都偏离了辩论本身。辩论并非毫无原则,不仅仅是观点对立那么简单,但也没有普通人够不到的高门槛。辩论的灵魂是思考,我们很少看到完全相反或矛盾的辩题,正是因为他们的区别往往仅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辩论是一个窗口,它将我们有限的思考空间扩大,引申至更为广阔的天地,思考不同领域中永恒的命题,从而回过头来审视自我与世界。而成长,正是这样一个走向广阔天地后回头内省的过程。此外,和一些体育项目一样,辩论是团队之间的交锋。一支队伍中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我们在场下联系切磋,在场上密切合作,这样的精神,是将团队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虽然由于疫情原因,我们上学期并没有很多机会与外校的辩手们交流切磋,但是在已有的比赛经验和与同伴的练习过程中,我感受到辩论的思维,早已成为我行为举止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这是一种习惯提问的思维方式,一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视角。高晓松在奇葩说里曾说过,你拿诗和远方和苟且斗,你永远斗不赢的。因为苟且有一万种需求,一万种痛苦,而诗和远方只有一种快乐。辩论正是从眼前的事物出发,在高光照到的那一瞬间,甩脱那一万种需求,忘却一万种痛苦,去尽情享受一种纯粹的快乐。
上学期接任以来,我作为华语辩论社社长承办了2020级暑期线上辩论营活动与开学后的新生辩,参与了本学期初的闵行区辩论赛复赛,在此感谢学长学姐们任命社长的信任,从此辩论于我而言,不止是爱好,更是一份责任。感谢社团指导老师范丽老师和蒋凤丹老师,团委书记岑哲老师以及校内关心辩论社的老师们,是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让华语辩论社走到今天。我还要感谢学弟学妹们,感谢你们呈现出如此精彩的比赛。在新生辩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小辩手们迅速地成长起来了,逻辑更加缜密,思维更加开阔,表达更加流利,也在赛场上与同伴们更加心意相通。黄执中在谈到辩论的时候说过,价值才有争议,事实不会有争议,所谓有价值的事实,其实都只是咨询不足。辩论中争议的是价值,而不是事实,事实的争议不是关键,对立的是价值观。我们希望,辩论能够帮助你跳脱出自己固有的价值,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去承担。我们也希望,高中阶段在辩论中学到的东西,可以伴随你一生。同时,如果新生辩为你打开了辩论新世界的大门,也欢迎你来敲华语辩论社的门。
可以说,辩论是一种方式,一个窗口,让我们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结识更为多样的人物,塑造更为丰满的自己。坐而论道,辩以会友,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