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伦理培训助力抗疫心理专业能力提升 ——闵行区第四届鞠瑞利心理名师工作室和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网络培训

作者(来源):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布日期:2020-06-02    浏览次数:

2020年3月27日下午3;00——4;30上海市闵行、宝山、长宁、普陀、杨浦、嘉定、金山7个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联合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徐凯文教授为上述各区的广大一线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如何处理线上心理咨询的伦理问题和咨询问题》网络培训。上海市七宝中学心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鞠瑞利和其主持的闵行区第四届心理名师工作室和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攻关计划”鞠瑞利综合组(高中心理)基地全体学员工一起参加了本次网络培训。

受疫情影响,上海市各区中小学校的开学时间被迫延迟和暂缓。宅家网课学习期间,学生们或因为疫情、生活、学习方式的改变等带来多重压力,心理问题突出,大部分区县未成年心理辅导中心和学校都积极开展电话咨询以及多种形式的“线上心理咨询”。宅家期间学生的电话咨询和网络咨询需要注意哪些专业伦理问题,心理教师如何有效开展工作,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专家指导。


徐教授以“不失初心,不欺本心”为主题,从学校心理咨询的伦理三难困境:关于来访者与咨询师的冲突;来访者自身冲突;人情、潜规则与规则之间的冲突,就学校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和“双重关系”重点作了分享,最后借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中的特殊伦理相关议题,阐述了心理咨询伦理总则的关键词:责任、诚信、公正与尊重,其核心是善行,即以访者的利益为第一,这样的助人境界是心理咨询的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体现,其理想境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此外,他还对前期搜集的心理辅导教师有关线上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了一一解答。


通过培训,学员们对线上心理咨询要遵循的原则及伦理有了全面与深入的认识与理解,认识到了心理咨询伦理中难点、注意点及灵活性;同时也进一步明白了保密原则的深刻内涵。本次培训极大地促进了学员们心理辅导业务技能的提升和自我心理成长,为他们抗疫期间心理辅导工作的科学开展助力赋能。

沪ICP备06054945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版权所有©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7746号
沪ICP备06054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