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不恐慌,科学防疫“心”主张
上海市七宝中学温“心”提示
亲爱的老师、同学、家长们:
在2020的开端,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通过各种媒体获取疫情动态,让我们对疫情的了解不断加深,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同时,海量的信息也有可能会让我们本就紧张的神经变得更加敏感,增加心理负担,引发负性情绪的产生。
就像每个人生活中有一些习惯一样,忧虑也会成为一种心理习惯。当忧虑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升级为恐惧。恐惧会促发生理的应激模式,出现出冷汗、心悸等生理应激反应,这种生理应激又反作用于我们的心理,加深本来就存在的负面情绪。
那怎么做才能减少恐慌情绪呢?以下就是学校为大家准备的一份疫情心理健康温馨提示:
第一部分 面对疫情,常见的应激反应有哪些?
认知:对身体的各种感觉与变化特别关注,并将身体的各种不适与“疫情”联系起来。
情绪:不同程度地对“疫情”过度紧张、焦虑、恐惧,担心疫情无法控制。
行为:过于回避一些信息或者场景,反复去查看疫情的进展消息、测量体温等。
躯体:比较容易出现轻微的胸闷,气短,胸痛,食欲下降等症状,有些会出现头痛、睡眠差,甚至出现心率加快等情况。
特别要请家长注意的是:由于父母或成年家庭成员的应激反应会影响孩子情绪、行为的变化,因此家长对于疫情的态度和身心稳定的状态,是孩子能够平稳度过疫情期的基础。
第二部分 面对疫情,简便易行的身心调适方法有哪些?
1有效利用“隔离时光”
1) 专心学习
疫情期间,防控最好的方式就是“宅”在家里,同学们在家中学习也减少了很多外界的干扰,这段时间利用好,专心开展自主学习,把“隔离时光”转化为“学业增值期”。
2) 休闲健身
除了自主学习以外,以下的休闲方式也是值得提倡的。比如写作,阅读,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训练,听音乐、唱歌,居家锻炼、健身操等等,都是非常有益的居家休闲方式哦!
3) 陪伴家人
假期中我们可以尝试着和家人一起做做家务,不仅可以使起居室更加整洁,还可以增进家人间的情谊;我们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和好友聊聊天,分享彼此经历的开心愉悦的事情。
2控制相关新闻的浏览时间和数量
每日适当浏览即可,切忌过度沉溺收集信息。信息过量会大量消耗身心资源,所以对疫情信息我们也需适当取舍。不要让我们自己先成为焦虑贩卖员!
3多多关注正面消息
凡事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更多地看到国家和社会已经作出的努力和成果,希望感和力量感会助力免疫系统,为我们保驾护航。
4寻求亲朋好友的“云支持”
疫情能够隔离我们的物理距离,但阻断不了我们的心理距离。危机当前,亲朋好友的温暖和支持,是我们心底最强大的力量。应对疫情,我们并不孤独!
5接纳自身各类情绪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可能会为前线医护人员感到揪心,甚至也有可能会为可能的延期开学产生的各种不便感到担忧。
你需要告诉自己,出现这些情绪是正常的,你要允许自己可以出现这些情绪。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情绪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如果这些情绪正在帮助我们寻找解决方法,响应号召,贡献力量,关爱他人,那么无需担心,这些情绪正在帮我们积极应对这场战役。
第三部分 面对疫情,全体师生如何做好自身防护
以及合理安排假期?
生命重于泰山。目前上海市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学校正全力开展各项防控工作,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面对疫情,倡议七中的师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全体师生做好自我防护,减少出行。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到指定定点医院机构就诊就医,积极配合当地疾控部门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排查等工作,同时主动向学校党组织、工会、学工部、班主任报告每日健康状况。
2、返沪师生需在家自行隔离14天。近期到过湖北的教职员工和同学返沪后第一时间向所在单位党组织、工会或者班主任报告相关信息,务必居家隔离至少2周,做好体温测量等,如有情况及时赴指定医院就诊。
3、合理规划时间,做到停课不停学。全体班主任、成长导师、任课教师要通过微信群、QQ群、信息化平台跟本班同学保持联络,开展线上指导答疑。同学们要主动地与老师保持联络,在家自主学习,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任务,建议如下:
(1)按照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各学科寒假作业;
(2)针对自己的薄弱学科进行强化,在梳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量;
(3)适当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按需开展学习。
相关心理援助电话:闵行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热线 54333867
亲爱的老师、同学、家长们:
非常时期,非常使命,如今服从抗击疫情大局,维护防控工作秩序,成为我们共同的重要使命,疫情只是暂时的,阳光总在风雨之后。让我们服从指挥,统一行动,同舟共济,以实际行动争取抗击疫情斗争的早日胜利!
七宝中学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七宝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2020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