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日期:2016-10-14 来源:学工部 作者:徐淑明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13)班的努尔迪拉,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成长导师,我的良师益友”。所讲的内容是和大家分享我和我的成长导师姚琍老师的温馨小故事,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谈谈我对成长导师制的感悟。
和姚琍老师相识是在高一的第一节体育课上,我们的缘分便是从那时开始。像很多同学一样,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的老师,但是在长时间的接触后,姚琍老师在我心中更像是一位朋友。她总是能抓住我们心里的小秘密,通过谈心交流触动我们的内心世界。课下她还会教我们说上海话,教我们如何树立淑女形象,培养精英气质。更幸运的是,在高二第一学期的时候,姚琍老师成为了我的成长导师,我和姚琍老师的关系又近了一步。当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她常常告诉我应该把体育精神带到学习中去,要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当我遇到新挑战时,她会教育我不管这件事情对我的难易程度如何,成功的机率有多大,我都应该用认真的态度全力以赴,最重要的是享受过程并非结果。当我即将进入高三对未来感到迷茫时,是姚琍老师点醒了我,让我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她对我说,是时候想想自己的未来了,该考什么样的大学,该做什么样的工作,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不管考上还是没有考上,是拥有那份工作还是没有,有目标才是最重要的,老师会陪伴在你身边!开学的第一天,姚琍老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亲切地问我暑期的生活,还叮嘱我要抓紧最后一年的时间好好学习,不要留下遗憾。
这一切都是得益于学校实行全员成长导师制,让我能在远离家乡的千里之外,有一个不仅能在学习、生活方面帮助我,还能在塑造人格,规划人生方面启发我的良师益友。这份人文关怀,给紧张的高中生活带来了阵阵暖意,使我的整个高中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分量。这正是学校全面发展,人文见长办学理念的体现,能生活在这样的人文环境中,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但我觉得很幸福。
每一位七中学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导师,每一位成长导师和每一位七中学子之间都传递着人文关怀。我相信我和姚琍老师的故事,在其他同学身上也正在或即将发生着。我们每一位七中学子都应该珍惜这份特殊的师生情,珍惜学校为我们提供的这么好的平台。学弟学妹们也应该抓住机会,主动积极地与自己的成长导师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成长导师真正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让我们在成长导师的指导下创造出精彩卓越的高中生活。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