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本学期开学典礼,我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梦想”的话题,我致辞的题目是《七中魂·青春梦》。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七中发展历史上的那些难忘的人和事。
七宝中学1950届初中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项坤三教授,终生从事内分泌研究,为无数糖尿病患者解除病痛,获得糖尿病研究终生成就奖。七宝中学2007届毕业生马圣念在交大医学院读书期间,发明了防止空瓶输液回血的浮球、安全拔除废弃针头的“漏斗”,并获得两项专利,还在继续为改善护理工作孜孜探索。近几年,七中校园里发明出“盲人水杯”、“提醒药瓶”的“发明达人”也不断涌现。今年暑期,施加敏老师带领高二年级的盖宇、李一蕾去北京参加首届全国重点高中学术辩论赛,对《中国是否应该大幅度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限制》的辩题,选手们认真准备,有理有据,慷慨陈词,在高手如云的辩手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第三名,进入总决赛。9月13号到16号,盖宇、李一蕾、夏琪、张闰嘉四位同学赴北京参加有电视直播的中英文辩论总决赛。从项坤三到马圣念,从发明创造到学术辩论,七中学子始终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状况,为改变人类命运、创造人类真正美好的生活而热情投入,无怨无悔,他们真正懂得何以为人,为何而生,体现了对人类的大爱。
七宝中学1951届初中校友王选院士,凭借他深厚的计算数学的功底,攻克了汉字字形“数字化”的难关,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步入"光与电"的时代,被誉为“当代毕升”。刚刚在南京结束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校高三(1)班彭晓韵同学《以蛋白质为骨架构建具有核磁共振和荧光成像双功能的探针材料》荣获全国一等奖,彭晓韵同学的研究,解决了核磁共振造影剂研制的理论问题,科研价值受到院士们的充分肯定。从王选院士到彭晓韵同学,他们懂得为什么创造,如何创造,体现了追求真理的胆识和智慧。
邢同和,七宝中学1954届初中校友,当代中国著名建筑师,他的建筑作品体现了追求时代精神与民族传统、现代技术与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风格,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创新意识。吴越,七宝中学1990届高中校友,知名青年演员,在电视剧《和平年代》和电影《菊花茶》等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刘晶明,七宝中学2003届校友,大三时,创作魔幻长篇小说《魔神终结者》,在网络上声名大噪,被读者誉为“中国式的哈利波特”,现在被河南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从邢同和到吴越、刘晶明,他们懂得如何创造美、表达美、传递美,体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美好人性的追求。
纵观历史承续,细数风流人物,“七中魂”便渐渐浮现出来,那就是七宝中学“全面发展,人文见长”的学校教育所追求的“人之为人”的教育价值,是一代代七中人身上体现出来的“真善美”的精神境界。
七中魂,撑起了七中人的理想世界,筑起了七中人的精神家园。有了这样的教育信仰和精神高度,七中人自然把修己达人、改造社会、爱国报国、奉献人类作为自己的青春梦想、毕生追求。
梦想是青春的色彩,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姿;梦想是青春的鼓点,青春因梦想而激情勃发;梦想是前行的方向,生活因梦想而丰富充实;梦想是人生的阳光,人生因梦想而灿烂辉煌。
为青春插上梦想的翅膀,便可登泰山而小鲁,引诗情到碧霄。如果说人生像浩瀚的海洋,那么青春就是奔腾入海的江河。让梦想照进现实,入江河中流击水,赴沧海浪尖杨帆。
实现青春梦,光有“中流击水”的豪情、“浪尖杨帆”的胆魄还不够,还需要有所倚重,所谓“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读书,成就梦想。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读书,增长才智,陶冶情趣,丰富思想,为梦想插上理性的翅膀。高二(3)班的盖宇同学说:“对人的生存状态及意义的探究,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希望从哲学和文学中去寻找答案。我计划以康德及斯多哥主义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力求可以对哲学中若干终极命题有所认识。”他的话道出了读书和实现梦想之间的关系。让读书伴随着梦想成长,助力梦想飞翔!
实践,成就梦想。人们常说“实践出真知”。我想,这里的真知应该指能力,指综合素养。今年刚刚考进清华大学的朱健然同学,在高中阶段担任团学联主席,他带领学生干部设计实施校园主题文化节日活动、学校文化宣讲活动,多次参加校际和校外演讲、辩论、竞赛等各类实践活动,个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意志品质、思想境界、效率意识等得到了综合开发,因此,在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中,拿到了最高40分的加分,最终以高分圆了清华梦。丰富的实践活动换来了较强的综合实力,让他在追梦的路上自信前行。
研究,成就梦想。今天的七宝中学“研究”已经蔚然成风,七宝中学的学生普遍以有一个被学校立项的研究课题伴随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感到充实。而且,在近几年不断扩大的高校自主招生中,我校学生以他们严谨求实的态度、缜密灵活的思维、大气儒雅的风范受到国内外顶尖研究型高校的青睐。在我看来,没有研究就没有发明发现,没有发明发现就没有进步发展,没有进步发展,梦想何以实现?因此,研究是实现梦想的助推器。2012学年开学致辞,我明确提出把七宝中学建设成研究型学校的主题和方向。现在,我们聚焦研究型课堂建设,如何把研究型课堂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适应“微视频”、“翻转课堂”等新技术、新理念带来的新的学习生活,是每一位师生都要着力研究并尽快适应的。我以为,同学们如果具备了自主学习的意识、高效学习的能力、终生学习的习惯,就一定能在研究型课堂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为梦想的实现积聚更大的正能量。
创新,成就梦想。创新是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未来发展和竞争,谁拥有原始创新能力,谁就赢得了主动权。禾下乘凉,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梦,做这个梦的人叫袁隆平,这个梦是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也承载着中国人丰衣足食的梦想。
其实,铸魂追梦,有时非常具体,甚至微不足道。但因为有梦想,一个普通人,却可以精神被放飞,情感被放飞,大爱被放飞,从而驰骋于精神的自由王国。看看刚刚过去的暑假:
——洁净校园的守护者。暑假里,40度的高温,他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拿着清洁工具,认真清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爱心助学的小天使。他们承受着十五六个小时的颠簸,把带着墨香的书,存有体温的捐款送到金寨、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孩子的手中。
——居委会里的小主任。他们已经是准高三学生,然而,他们舍得花两个星期的时间,深入社区挂职锻炼,了解社情民意,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组织带领更多的社区里的孩子过上高质量、有意义的生活。
——实验室里的实验员。他们在学校、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实验室间穿梭,有的为了课题的深度研究,积累数据,找寻资源,寻求帮助;有的为了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而去感受另一种学习生活;有的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验证一下自己的想法是否异想天开。
——人文书院的读书郎。偏爱独处,喜欢僻静,在喧嚣的校园沉寂下来的这段日子里,精心挑来一本,文、史、哲或美学著作,尽管佶屈聱牙,尽管晦涩难懂,反正有的是时间,哪怕没有完全读懂,能够抛却现实功利,磨出止水心性,也算是不小的收获。
——公共场所的志愿者。马路上,协助指挥交通;车站边,帮助引导疏散;纪念馆,义务讲解;福利院,扶老助残;公园里,保洁护绿;献血屋前,演讲宣传……
——远赴新疆的家访教师。无心于沙漠、戈壁、草原等别样风景,感叹于学生家境的贫困、生活环境的恶劣,感悟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行为偏差的根源、交流融合的重要,更感受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情系山区的年轻校友。他们相约来到青浦岑卜村,默默行走
你或许会说,这些琐屑小事,再现实不过,与梦想似乎相去甚远。其实,梦想就是在这样多彩的生活里、如此丰富的体验中滋生的。试想,“校园守护者”守护的不正是内心的那份洁净吗?“助学小天使”救助的不正是一己的悲悯情怀吗?“居委会主任”主宰着的不正是不能缺失的责任意识吗?……从丰富的教育生活中,汲取丰厚的滋养,成为“爱生活、会实践、有爱心、能自强,爱读书、会思考、有才情、敢担当”的平民精英,构筑起“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世界,这才是七中学子青春梦的实质。
七中魂,是撑起七中学子青春梦的精神支柱;否则,青春梦可能是一枕黄粱。中国梦,是七中学子青春梦的价值皈依;否则,青春梦注定会黯然失色。让我们立足七中这块人文沃土,放飞青春梦想,用无数个充满个性色彩的青春梦,编织出一个绚丽多姿的中国梦。
走在七中校园,每天我都为我们的老师、同学的许多言行感动着,这成为我这个校长工作在七中、幸福在七中的精神动力。
祝全体师生在新学期里身体健康,心情愉快,学习进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