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明在线首页 >
志愿服务
冬日里,到处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索引号: 发布日期:2012-06-13 来源:档案室 作者:徐淑明
——七宝中学寒假志愿者服务掠影
学工部、团委、高二4班志愿者小队
寒假里,七宝中学各班的志愿者服务队纷纷走出校门,积极投身到“弘扬志愿精神,彰显精英气质”志愿者服务的活动中。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有24个团支部共345人次活跃在社区和街头,为城市文明、和谐社区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寒假里,到处留下了七宝中学志愿者的足迹:高一(1)薛涌尔等26名志愿者来到奉贤图书馆开展爱书、护书活动,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整理书籍;高一(2)班、高二(2)的志愿者们来到张充仁纪念馆为游客进行义务讲解;高一(3)班、(7)班的志愿者来到南方商城献血屋、梅陇献血屋散发爱心献血的传单;高一(4)班、(9)班的志愿者来到启音幼儿园为孩子们开展迎新活动;高一(6)班、(7)班、(11)班、(12)班的志愿者来到闵行区福禄寿敬老院、喜满敬老院、华漕镇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为老人剪指甲、陪老人聊天;高二(6)班、(7)班的志愿者来到剑川路地铁站、七宝地铁站宣传左行右立、文明出行;高一(10)班的志愿者来到奉贤广慈儿童福利院赠送孩子们新年礼物、为孩子们表演节目;高一(8)班的志愿者来到七宝联明村走访特困家庭;高二(9)班、(10)班、(12)班的同学来到闵行体育公园开展护绿保洁工作;高二(1)班、(4)班、(5)班的50多位同学来到悦苗残疾人寄养院、华新康育院给残疾孩子喂饭、玩游戏、送新年礼物,奉上七中学子的一份爱心……这些志愿服务都展现了七中学子奉献、友爱、合作、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及七中人的精神与形象。
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高二(4)班的志愿者服务队,他们来到了一名叫韦远锋的小朋友的家中进行探访。韦远锋出生时因为供氧不足,中枢神经受损,导致上肢不能协调运动,成了一名脑瘫患儿,现在华新康育院进行恢复治疗。其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承受更多、更完善的治疗项目。
现在韦远锋一家三口居住在上海青浦,父亲韦东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手指有残疾,全家月收入3000元不到。韦东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便是一名志愿者,把对自己孩子的爱给予了更多的人。然而他们一家三口现在只能住在一家化工厂旁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靠着韦东一人的收入艰难地生活。听韦爸说,最辛苦的时候,他一个人一天要打两份工,每天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后来因为受了工伤,只得作罢。在谈话中,韦爸说到一个和韦远峰差不多情况的孩子,也是差不多的时候入院,但他们接受的是全套的治疗,现在恢复的情况远远好于韦远峰小朋友。语气很辛酸,也让我们的志愿者队员们觉得阵阵苦涩。
志愿者们为他们捐了钱,回到学校后又多次开展义卖,在七宝中学贴吧和人人网上广泛发动学校的同学和社会各界来关注脑瘫儿童的生存状况,希望大家能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在华新康育院进行治疗的这些孩子,仅仅是众多不幸的孩子中的一小部分。志愿者们这一点微小的力量,也不过是九牛一毛。但如果通过他们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一个群体,而且能参与进来,那一定会众人拾柴火焰高,为这些孩子和这些家庭带去幸福的希望。
3月4日,韦东致信校长、老师和高二(四)班的同学们,表达了真诚的谢意,称同学们是可爱的雷锋们。
感 谢 信
七宝中学
尊敬的校长并老师们、高二(四)班同学们:
请先接受来自一个脑瘫家庭的真诚谢意!
我们是一个脑瘫孩子的家庭,宝宝刚刚满20个月,因出生时缺氧所至,门前在上海华新残疾儿童康育院做康复治疗。从多年前开始对幸福生活的准备,到宝宝出生时的毁灭性打击,再到现实生活的残酷,经过了天地之大喜大悲的极限变故,承载了来自高昂的康复费用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也是一条充满温暖的路。
还清晰地记得今年春节,雨雾朦胧,来自七宝中学高二(4)班的十位同学代表,让我们这个家庭暖气洋洋,倍感温馨。他们充满爱心和活力,带着礼物和温暖,嘘寒问暖,深入了解各方面情况,并为我们策划了各种筹资和减压方案,让我们非常触动和感激。
一群学生能牺牲自己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弱势家庭;能完整清晰地做出相关的项目策划方案,包括取证、人员分工等等,这都让我们感动和钦佩,七宝中学学生的爱心公益氛围之浓,综合素质能力之强,上海这座大城市之温暖!
原来,雷锋是如此的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无论(结果)怎样,都要感谢这些可爱的爱心哥哥姐姐们的帮助,是你们给予我们家庭精神上莫大的支持,让我们能更坚强地走下去。
再次谢谢可爱的雷锋们!
祝校长,老师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同学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脑瘫孩子的父亲:韦东
201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