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园开放日  >  校园文化  > 
七中校友 | 李中衡:灯火相传七中情 人文教育大学意

浏览次数:

灯火相传七中情

人文教育大学意

七中校友



校友风采

李中衡,江西南昌人,上海市七宝中学2008届毕业生,目前是美国南加州大学法学院中国招生大使与南加州大学中国办公室职业发展导师。

高中毕业后考入华东政法大学就读法学专业,并先后赴美国南加州大学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修读法律博士(J.D.)以及法学博士。自2013年始,在多个平台解答法学专业学业就业规划问题与高考志愿填报问题,累计撰写回答数万字,出版有《推开法学之门:法学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南》、《数字平台企业反垄断救济新论》(译著)等学术教育作品。


人文教育的启迪

2005年,时年14岁的我离开家乡,入读七宝中学。作为初来乍到的外地新生,那时的我时常为了听明白同学们亲昵沟通的沪语而暗皱眉头,为了能够在有限的“预算”内选择尽可能合胃口的饭菜而绞尽脑汁,为了能在下次月考有所进步而挑灯夜战……但在一切按部就班的行进中,我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困惑,那就是——“这一切是为了什么?”
时间的流逝并未消解我对“高中时代”这一经历本身的思考,我深知,我与许多同学一样,渴望在高中校园获得必要的指引。幸运的是,七宝中学给了我答案,以一种充满人文情怀与理性哲思的方式,并且也让我成为了那个“想要给出答案的人”。
我一直都记得当年我最为期待的“课外活动”便是七中定期举行的“名家讲座”,七中会邀请各行各业的社会贤达为我们分享他们的智慧与建议。他们当中有知名作家、大学教授以及成功的创业者。可以说,这一场场讲座是七宝中学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专属于七中人的“百家讲坛”,每场讲座都是我高中时代的精神盛宴。
那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于各行各业的认知都很有限,对于未来的憧憬也过于朦胧,对大学的专业、职业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都没有明确规划,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抉择。在那期间,我有幸聆听了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名家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这让我明白了任何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也逐渐厘清了自己能力和知识结构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了大学想要学习的专业和方向。此外,在讲座中,我还记住了许多关于失败和挫折的故事,这些故事让还身处“象牙塔”的我明白未来的人生肯定不会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逆境需要勇气、坚持和化解问题的德性与智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讲座像一盏盏明灯,为我和高中时代的同学们追寻人生“更远的目标”指明了方向。



2008年摄于6月高考前



主编书籍一:

《推开法学之门:法学专业学业规划与就业指南》



主编书籍二:

《推开法学之门:法学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同窗情谊的延续
高中毕业后,我与同学们怀揣青春梦想,走进了不同的大学,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2008年,我进入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中国法与国际法。后来,我先后在英国和美国获得欧盟法方向法学硕士学位与国际商法方向法律博士学位,并先后在中国、美国律所与投资公司从事与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涉外法律纠纷相关的法律工作。2019年,我开始了个人教育领域的创业,并在2021年回到校园,成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主攻反垄断法与法学教育的研究。
与此同时,高中时代的好友们也纷纷在不同行业中发光发热,取得优异而出众的成就。支撑我们一路走来的,不仅有家人的鼓励、师长的鞭策,更有七中同窗们彼此的守望相助。过去十几年的时光,我们通过电话、微信和社交媒体等各种方式在世界的不同角落保持联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酸甜苦辣。当有人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同学群”中有人用幽默开导对方,有人则会伸出援手。我们相互激励,不断向前,为梦想而奋斗,为生活而努力。
我至今都记得,2019年某日深夜,当我面对留美入职知名律所还是回国创业的艰难抉择而选择在“七中同学群”里分享了困惑时,老友们出乎意料的一致支持我归国创业。其中一位好友更是饱含热情的在群里给我发来了一段语音:
“中衡,高中的时候大家去听学校请来的名人上课。你总是听得最认真的那个。我记得有一次听完叶辛的讲座,你自言自语和我说,有一天,我也想做一个和大家分享人生智慧的人。那时候,我就觉得,你的梦想和我们不一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只是不忘初心而已,加油,你可以做到!”
那一刻,听到手机里高中挚友分外亲切的语音,我似乎对自己的抉择已成竹在胸。并且,我的心中再次升起了对七中母校的感恩,因为七中的教育与熏陶让校友们的友谊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一种精神的契合与支持。我很感激,这深厚的七中同窗情情谊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漠,反而如同陈年的老酒,愈久愈浓。



2019年美国博士毕业和指导教授合影



2017年摄于美国普衡律师事务所



写在后面

今天,当我写下这些文字,我再次回首当年在七中受到的教育,一切历历在目。和许多同学们一样,在七宝中学度过的高中时代是我最为重要的启蒙时刻,我站在人生的某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试图理解课堂学习的知识、即将面对的高考与未来的大学和社会生活之间复杂的联系。很庆幸在七宝中学,我得到了最为重要的指引与启示。七宝中学的人文教育为当年的我点亮了一盏明灯,这耀眼灯光在我心中藏下了一团火;若干年后,带着相同的人文情怀与教育理念,我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后学者们谋划他们从高中通往大学的路。七中与我的缘分,其实从未中断;校友们的感情,必将历久弥新;我的人生,也因七中的人文教育而殊为不同!


统稿:蒋凤丹

素材:德研所

编辑:孙浩俊

核:杨   睿

微七中【第1518期】



版权所有 上海市七宝中学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201101